一家日本料理店裡,
有人問一個再次痛失愛子的媽媽:
「你覺得你走出來了嗎?」
媽媽肯定地點點頭,
回答:「這次不一樣,找到問題出在哪裡了,
上回因為措手不及,加上不明不白,
才沒辦法承受。」
或許提問著對媽媽第一次愛兒夭折後,
立即重回職場後發生的狀況還記憶猶新,
才擔憂又關懷地問了這麼一句。
* * *
是啊,
不是都過去了嗎?
鑑於前次經驗,
還休息了幾個月才上工呢。
一切都如夢幻泡影。
這樣的結果對大家都好。
要往前看。
珍惜當下的擁有。
這些道理媽媽心裡都明瞭。
還時常掛在嘴邊,
隨時拿出來對另一半耳提面命。
不也活力充沛地幹了大半年的快轉活!
讓媽媽想不通的是,
為何這次會在過了大半年之後,
突然又像活力開關被關上了似的,
陷入不能專注的呆滯──
往藍色幽谷下墜的速度又快又猛。
每分每秒的身心煎熬,
元氣如蒸發般不剩絲毫。
醫生說得簡單,
只是腦神經傳導物質出了點差錯,
按時服藥就會好。
媽媽回想,
前陣子睡得少、卻精力充沛,
原來只不過是躁鬱兩極的另一端。
顯然還是躲不過。
理智上覺得已經面對、承受、哀悼過了。
然而,在心坎,
明明就是在舊傷口上
又被狠狠地畫了一刀。
怎麼會天真以為,
光靠理智就能船過水無痕?
到此才明白,
前些日子其實傷痕早已顯露,
只是現在才覺得痛。
* * *
媽媽隨意想著,
Recover 這個字,
是不是表示:
傷口需要耐心醫治。
不能怕痛,
好好清乾淨之後, 「再次」用紗布「蓋上」、 然後用繃帶包紮。
若釋懷的心、親友的關懷是紗布。
那麼,時間就是繃帶吧!
留言列表